体育部
 网站首页  部门简介  师资队伍  规章制度  教学管理  运动竞赛  阳光体育  东秦国防  支部建设 
教学管理
 答疑交流 
 课程简介 
 教学大纲 
教学大纲
您的位置: 网站首页>教学管理>教学大纲>正文
羽毛球选项课大纲
2016-02-26 17:50   审核人:

一、课程基本信息

课程编号:3090011001、3090011002、3090011003、3090011004

课程英文名称:

学 分:9(2、2.5、2、2.5)

总学时数:72

理论学时:60

实验学时:

课外学时:12

开课部门:体育部

开课学期:第一、二、三、四学期

适用专业:全校各专业

先修课程:

课程类别:公共基础课程

课程属性:必修

考核方式:考试

成绩记载方式:百分制

参考教材:郝光安等,《大学体育教程》,人民体育出版社,2012年,第一版

主要教学参考书:

肖杰,《学打羽毛球》,人民体育出版社,2000年,第一版

乌尔里希•费舍尔,《羽毛球教学》,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,2006年,第一版

二、课程介绍

羽毛球运动是用球拍隔网对击球的对抗性运动项目,健身价值很高。通过羽毛球练习可促进学生的反应能力,灵敏素质和耐力素质。羽毛球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,通过合理的羽毛球训练理论教育和羽毛球训练及比赛过程, 掌握羽毛球基本技、战术,发展学生的灵敏、协调、反应、速度素质,增强体质,提高健康水平,培养学生顽强、果断的意志品质和终身锻炼的习惯。实现增强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,可培养学生对羽毛球的热爱,并提高他们的运动水平,以实现终身教育。

三、课程教学目标

1、运动参与目标:通过羽毛球课程的教学,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,基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,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,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。

2、运动技能目标:通过羽毛球课程的教学,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羽毛球运动基本技术、战术及理论知识,掌握羽毛球技术练习的形式和方法,能够熟练运用几项主要的击球技术;能够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,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;掌握常见的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。

3、身体健康目标:通过羽毛球课程的教学,使学生能够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,掌握有效提高身体各项素质、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;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;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,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,不断提高身体各项素质和健康水平。

4、心理健康目标:通过羽毛球课程的教学,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;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、克服心理障碍,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;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;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。

5、社会适应目标:通过羽毛球课程的教学,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;使学生能够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。

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

毕业要求

课程教学目标

具有健康意识,健康的身体和心理,良好的道德和团队协作能力。

教学目标1、3、4、5

四、主要教学内容

第一学期主要教学内容:

1、理论部分(支撑课程目标:1、2、3)

①大学体育概述。

②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》

③体育卫生与保健

学习目标:

了解:大学体育、体质测试的意义,

理解:体育锻炼的原则与注意事项

掌握:体育锻炼的方法。

重点:对理论知识的理解

难点:理论联系实际,能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

2、实践部分(支撑课程目标:1、2、3、4、5)

(1)基本技术

①握拍法:正手握拍法、反手握拍法。

②发球与接发球:正手发高远球,接发球法。

③击球法:后场击球技术:正手击高远球、头顶击高远球、正手吊球、滑板吊球;前场击球技术:正手挑球、反手挑球、正手放网前球、反手放网前球。

④步法:后场后退步法、正手上网步法、反手上网步法。

学习目标:

了解:羽毛球运动的技术体系

理解:羽毛球运动基本技术动作方法与发力要求

掌握:羽毛球基本技术的练习形式和方法,能够熟练运用几项主要的击球技术

重点:握拍、挥拍和击球点的控制

难点:击球时的协调发力

(2)基本战术:压后场、四方球

学习目标:

了解:羽毛球单打比赛的基本战术

理解:羽毛球单打比赛战术要求与特点

掌握:羽毛球单打比赛战术练习方法与运用的要求

重点:理解战术要求

难点:比赛中的合理运用

(3)教学比赛:单打比赛。

学习目标:

了解:羽毛球单打比赛的过程

理解:羽毛球单打比赛的要求

掌握:羽毛球单打比赛的注意事项,以及比赛中的自我调整。

重点:所学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,在比赛中检验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。

难点:所学技术在比赛中的合理运用,以及对比赛的掌控能力。

(4)身体素质:基本身体素质、专项身体素质

学习目标:

了解:基本身体素质、专项身体素质。

理解:发展基本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的意义。

掌握:发展基本、专项身体素质的方法。

重点:发展学生的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。

难点:掌握发展身体素质的方法与要求。

第二学期主要教学内容:

1、基本理论部分(支撑课程目标:1、2、3)

①羽毛球运动概述。

②羽毛球技战术基础理论。

③羽毛球规则、裁判法、竞赛及组织常识。

学习目标:

了解:羽毛球运动的发展。

理解:羽毛球运动的技战术要求。

掌握:羽毛球比赛的裁判与竞赛组织。

重点:对理论知识的理解。。

难点:理论联系实际,能用所学理论指导实。

2、实践部分(支撑课程目标:1、2、3、4、5)

(1)基本技术

①发球与接发球:反手发网前球,接发球法。

②击球法:前场击球技术:搓球、扑球、勾对角、推球、中场:平抽快打、接杀球,后场击球技术:正手杀球、头顶杀球、反手击平高球、反手吊球。

③步法:中场接杀步法、起跳腾空步法。

学习目标:

了解:羽毛球运动的技术体系。

理解:羽毛球运动基本技术动作方法与发力要求。

掌握:羽毛球基本技术的练习形式和方法,能够熟练运用几项主要的击球技术。

重点:握拍、挥拍和击球点的控制。

难点:击球时的协调发力。

(2)基本战术:攻中路、避强打弱、后杀前封。

学习目标:

了解:羽毛球双打比赛的基本战术。

理解:羽毛球双打比赛战术要求与特点。

掌握:羽毛球双打比赛战术练习方法与运用的要求。

重点:理解战术要求。

难点:比赛中的合理运用。

(3)教学比赛:双打比赛。

学习目标:

了解:羽毛球双打比赛的过程。

理解:羽毛球双打比赛的要求。

掌握:羽毛球双打比赛的注意事项,以及比赛中的自我调整。

重点:所学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,在比赛中检验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。

难点:所学技术在比赛中的合理运用,以及对比赛的掌控能力。

(4)身体素质:基本身体素质、专项身体素质。

学习目标:

了解:基本身体素质、专项身体素质。

理解:发展基本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的意义。

掌握:发展基本、专项身体素质的方法。

重点:发展学生的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。

难点:掌握发展身体素质的方法与要求。

五、教学安排

本课程由理论教学、实践教学和课外部分组成。理论教学分成两个阶段,第一个阶段放在第一次课集中进行,第二个阶段渗透在实践教学课次当中。

羽毛球运动课程学时分配表

第一学期教学内容

学时

分配

第二学期教学内容

学时

分配

理论

大学体育概述,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》,体育卫生与保健

4

羽毛球运动概述,技战术基础理论,规则、裁判法、竞赛及组织常识

4

握拍、发球接发球

2

发球接发球

2

网前击球技术及前场步法

8

网前击球技术及前场步法

10

中场击球技术及中场步法

0

中场击球技术及中场步法

6

后场击球技术及后场步法

10

后场击球技术及后场步法

8

考核

2

考核

4

课外

制定个人运动处方

6

羽毛球比赛的组织编排

6

合计

32

40

六、教学方法

1、通过讲授基本原理,理论联系实际,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。

2、通过讲解、示范、练习和比赛,使学生掌握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能。

3、通过实例分析,强调对羽毛球理论及技术认识,并能将之应用于实际。

七、成绩评定

1、考核内容与分值比例

第一学期

(1)考勤及平时表现(40℅)

(2)正手发高远球(50℅)、课外作业(10℅)

第二学期

(1)考勤及平时表现(40℅)

(2)反手发网前球(50℅)、课外作业(10℅)

2、考试方法与评分标准

成绩

项目

标 准

90—100

80—89

70—79

60—69

59以下

考勤平时表现40%

能主动学习,认真练习,很好地完成学练任务;能积极主动和老师、同学沟通交流;能积极主动的配合老师授课,配合同学练习比赛;能积极主动为课堂服务,能给课堂带来满满正能量。

能认真学习,认真练习,较好的完成学练任务;能主动和老师、同学沟通交流;能主动的配合老师授课,能主动的配合同学练习比赛;能主动为课堂服务,能给课堂带来正能量。

能正常参与学习和练习,基本完成学练任务;能和老师、同学沟通交流;能配合老师授课,配合同学练习比赛;能为课堂服务,没能给课堂带来正能量。

不能认真学习,认真练习,不能按要求完成学练任务;和老师、同学沟通交流少;基本能配合老师授课,配合同学练习比赛;没有为课堂服务,给课堂带来负能量。

学习、练习不认真,不能按要求完成学练任务;和老师、同学沟通交流少;不能正常配合老师授课,不能配合同学练习比赛;没有为课堂服务,给课堂带来负能量。

1、迟到、早退扣2分

2、事假、病假缺勤扣5分

3、无故旷课每次扣15分

(1)考勤及平时表现评分标准

(2)正手发高远球的考试方法与评分标准

方法:在发球区利用正手发后场高远球,把球发到对方场地的规定区域内(规定区域:单打后发球线至双打后发球线之间区域)。每人发10个球,左右区各发五个。

正手发高远球评分标准

成绩

项目

标 准

90—100

80—89

70—79

60—69

59以下

正手发高远球50%

技评

动作规范、连贯;发力协调;击球点准确;线路高远,落点准确。

动作规范、较连贯;发力较协调;击球点准确;线路平高,落点较准确。

动作较规范、较连贯;发力较协调;击球点基本准确;线路平直,落点不稳定。

动作基本规范、不连贯;发力不协调;击球点不准确;线路低平,落点不准确。

动作僵硬不正确、;发力不正确;击球点不准确;线路低平,落点不准确。

达标

9—10

7—8

5—6

3—4

3个以下

落点在单打后发球线至双打后发球线之间区域。

反手发网前小球评分标准

成绩

项目

标 准

90—100

80—89

70—79

60—69

59以下

反手发网前球50%

技评

动作规范、协调;力度控制精确;弧度控制精准,落点准确。

动作规范、协调;力度控制较精确;弧度控制较好,落点准确。

动作较规范、较协调;力度控制较精确;弧度控制较好,落点较准确。

动作不规范、僵硬;力度控制不准确;弧度控制不好,落点不准确。

动作僵硬不正确;不能控制力度;不能控制弧度和落点。

达标

9—10

7—8

5—6

3—4

3个以下

落点在距离前发球线0.4米的区域内。

个人运动处方评分标准

成绩

项目

标 准

90—100

80—89

70—79

60—69

59以下

个人运动处方

对个人体质状况分析准确;处方内容可操作性强,针对性强,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安排合理。

对个人体质状况分析较准确;处方内容可操作性较强、针对行较强,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安排较为合理。

对个人体质状况分析较准确;处方内容具备可操控性、有针对性,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安排基本合理。

对个人体质状况分析基本准确;处方内容可操控性差,没有针对性,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安排合理性差。

对个人体质状况分析不准确;处方内容不具备操控性,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安排不合理。

羽毛球比赛组织编排评分标准

成绩

项目

标 准

90—100

80—89

70—79

60—69

59以下

羽毛球比赛秩序册的编写

结构清晰,内容完备;赛制设计合理;比赛日程安排科学合理;排版设计美观。

结构较清晰,内容较完备;赛制设计较合理;比赛日程安排科学合理;排版设计美观。

结构基本清晰,内容基本完备;赛制设计基本合理;比赛日程安排基本符合要求;排版设计较为美观。

结构基本清晰,内容不完备;赛制设计繁琐;比赛日程安排不科学;排版设计较差。

结构混乱,内容不全面,缺失较多;赛制设计不合理;比赛日程安排混乱;排版设计混乱。

八、说明

1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,大纲把教学比赛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,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,在教学学时分配中没有体现。

2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,由教师自主安排一定量的素质练习,教学学时设置中没有体现。

3、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对教学进度进行适当调整和控制。

4、羽毛球选项课要求身体健康的学生选修。

九、其他

课程的评价与持续改进机制:

1、教学大纲

考核周期:4年,修订周期:4年。

改进措施:课程负责人组织课程团队所有教师讨论后提出改进意见,经教研室主任审核后由教学院长批准。

2、成绩评定考核

考核周期:1学年,评价依据:学生最终成绩综合分析。

改进措施:根据学生最终成绩的分布,进行相应的内容调整和优化,并改进教学方法。

关闭窗口
 
访问量人数:

冀ICP备05002793号-1

Copyright © 1987-2016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 体育部 版权所有